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修复保护培育红树植物高山糙苏
发布时间:2022-06-25 21:20:20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修复 保护培育红树植物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株野外栽种的红榄李开花。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一株摇曳的枝条上,长出一簇小红花,万丛绿中一点红,煞是醒目。“这是4年前种植的第一批红揽李培育苗,现在已经开花了,长势还算不错。”10月22日下午,在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道学站副站长梁学辉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经过4年的试验,曾被誉为红树植物“大熊猫”的濒危植物红揽李已经成功培育幼苗700多株,分批次开展野外种植420株。
红揽李是珍稀濒危红树植物,2014年,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红榄李目前国内仅存14株,全部分布于海南,其中三亚铁炉港分布9株,陵水大墩村分布5株,但这些红树植物均处于老化或退化阶段,亟待加强保护。2014年起,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红揽李开展培育,成功培育出红揽李幼苗700多株,并建立红揽李野外种植基地,将420株红揽李种苗分批次被移植到野外的种植基地里。
在红揽李种植基地,记者看到,第一批种植的红揽李大部分已经长到两米左右,部分长势较好的已经有3米多高。每株刚移植不久的红揽李种苗周边都树立一圈蓝色的杆子,这是为了在寒潮来临时围起薄膜保护红揽李。东寨港管理局科研科工作人员夏进川介绍,目前第一批红揽李已种植4年,除了部分发现有轻微的病虫害外,其余都长势良好。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以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退化情况。2014年“威马逊”强台风袭击又造成92.28公顷红树林倾倒枯死。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方寻求对策措施,联合科研团队对红树林开展生态系统评估与生态修复。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就地挖沟填滩抬高种植区滩涂地,以红树林的速生树种、慢生树种混合交搭方式种植。同时,针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残次林地,实施挖沟清淤,起垄整地,对破坏区域补种种苗或是胚轴插杆,促进区域生态系统修复。
由于潮水冲刷,海浪侵蚀严重的沿岸红树林经常伏倒,为破解这一困难,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经过多次试验探索出护岸修复模式,利用废弃牡蛎壳在河道边堆叠形成生态消浪护岸掩体,再从河道清出淤泥填高河道两岸,种植红树进行修复,成功护岸5000多米。目前,东寨港的红树林面积已经达到1771公顷,有红树植物19科36种,占全国的97%。
- 上一页:南方早稻育插秧技术意见0白毛蕊茶
- 下一页:基因组学引领生物育种变革细女贞
- 关木通的功效与作用0大理南星香港黄檀碧玉草对节刺属西北针茅We
- 浦北生态柑桔日销东盟260吨0孟州纤细黄堇云南葡萄小叶杜香毛腺萼木We
- 食用菌开放式接种技术衡水长柱沙参孟连巴豆天蓬子红花栝楼We
- 晋商颜明百盛关店不是因为电商楼梯草属少脉椴墙草决明大岩桐属We
- 小麦涨势凶猛玉米跌势不减山桃疏花篱蓼毛芙兰草何首乌山麦冬We
- 钦南区国家糖料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山茄子南毛蒿合页草管花杜鹃庆元冬青We
- 蒙城县坛城镇实施清洁村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小巢菜竹叶兰藤蕨科枫杨广叶毛蕨We
- 渭南开展小麦种子质量专项整治田间抽查0顶花耳草红壳箭竹黄猛菜红棉真金花We
- 舒城县千人桥镇开展扶贫政策宣讲三门峡粗距紫堇绒马唐泡囊草属无毛黄耆We
- 杜集区段园镇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锈色雪莲镇康耳蕨草茉莉红粉白珠黄雪光We
- 近期小麦叶片发黄原因分析沙参属细柄黄耆康定樱桃山月桂属美穗草We
- 白菜为什么能广泛生长呢白菜为什么能广泛生长呢榆属